林中路
陈舸 著



130×184mm
113页
2009年8月第1版

封面设计:二十月

目 录

酢浆草 / 1
牡蛎 / 2
炎症 / 4
林中路 / 6
野花 / 8
风景 / 10
眺望 / 12
钓鱼人的一天 / 13
螺钿 / 17
飞行 / 19
大河村 / 21
后街 / 24
曲赋 / 25
冬夜 / 26
折纸 / 27
空贝 / 34
中途 / 36
秋天的岛屿 / 38
等船 / 40
李屋寨札记 / 41
豆蔻 / 46
一畦地 / 47
茄子记事 / 49
笼鸟 / 51
短歌行 / 53
狐狸日记 / 57
流年之酿 / 59
海禁 / 61
备忘录 / 62
半山 / 63
即景 / 64
编年史 / 65
鹅塘的邀请 / 73
解连环 / 74
虚窗 / 76
津沽明信片 / 78
观荷记 / 79
地理志 / 81
牵牛记 / 83
野游 / 84
辣椒的限度 / 86
龙眼之歌 / 87
本地芒果 / 88
泥焗鸡 / 90
北湖公园 / 93
上海书信馆 / 94
凉廊 / 95
永生堂 / 96
老虎坳 / 97
花园之夜 / 98
记忆 / 99
3月29日下午 / 100
教育诗 / 101
童话诗 / 102
鸡蛋花 / 103
行青 / 104
弟弟 / 105
塔 / 107
小巷春秋 / 109
破柴 / 110
低地 / 112
海滨公园 / 113

 

从主要和基本的方面来说,这是一个怀疑主义的文本。陈舸并不试图通过其写作建立起某种类型的秩序或距离,他也不回避日常生活的细节,有时候这种细节显得过于精致了,以至于具有难以辩驳的文学性。但是没有关系,他也颠倒自己的技艺,从第一首到最后一首,他尝试了多样的转换,多样的节奏,多样的譬喻,多样的写实和多样的戏仿。贯穿首尾的博物学野心被不稳定发作的情欲狂形象打断,而形成有趣的交错和对比。这显然不是一种写实的诗歌,但也谈不上表达,情绪的节制表现为对自律的自律。这样的颠沛往返有时成为技巧的一种套路,但阴郁的乐趣时时会毫无掩饰地呈现。趣味和技艺深深的结合是一个常态,甚至它们的互相背叛有时候也呈现为完整的作品。诗集最大的特点是完整,不论是从第一首,还是最后一首,或者随手翻到的某一首开始读起,都不妨碍整体的完备性。每首诗都有其不充分之处,作为某种有意的保留。诗集所收录作品的整体呈现出关于保留的明显癖好,其不完整促成了完整。(马雁)

评 论
小混乱 / 马雁
词的突围 / 邓宁立
鹅塘的波折 / 木朵
连环画 / 木朵
陈舸:埃舍尔变体 / 二十月
陈舸的账户 / 木朵

访 谈
林中的幽暗与明亮 / 木朵 、陈舸访谈

相 关
关于《林中路》 / 陈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