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四十四首
路易斯·塞尔努达 著
汪天艾 译

130×184mm
133页
供学术研究与内部交流
2013年2月第1版
封面画:黄业达
目 录
墙后藏着 / 1
夜礼服下的悔恨 / 3
我愿独自在南方 / 5
落雪之州内华达 / 6
蜘蛛网挂在理智上 / 8
多悲伤的喧嚣 / 10
如果人能说出 / 12
有些身体像花 / 14
乌鸦,海鸥 / 16
我来为看 / 19
我不想,悲伤的灵魂 / 21
死去的不是爱情 / 23
诗人的荣光 / 25
致一只精灵的谐谑曲 / 30
死孩子 / 34
流亡印象 / 38
城市墓地 / 41
三王来朝 / 43
古园 / 57
一个西班牙人讲述他的土地 / 59
死鸟 / 61
废墟 / 63
故土 / 67
致一位未来的诗人 / 69
暮春 / 74
人和他魔鬼的夜晚 / 75
桑苏埃亚人 / 81
灵泊 / 84
最脆弱的是长久的 / 87
玻璃后面的孩子 / 89
离世之前 / 91
朝圣者 / 92
三种愉快的神秘 / 94
1936年 / 95
诗歌 / 98
永生 / 99
时间 / 100
诗人 / 102
木兰 / 104
音乐与夜晚 / 105
孤独 / 106
无所事事 / 108
眼睛与声音 / 110
写在水中 / 112
说明 / 114
附录:造就之言(节选)(奥克塔维奥·帕斯) / 115
译后记 / 130 |
|
塞尔努达的作品是对他自己的探索;骄傲而不失谦逊地坚信着自己从未妥协的与众不同他本人曾这样说道:“我只是像所有其他人一样,努力寻找属于自己的真理,我的真理,也许不比别人的更好或更糟,只是与他们的都不同。”纪念一个人并不在于为他竖起一座丰碑,就像所有的丰碑那样遮盖了死者,而是要深入研究他与众不同的真理,并让他的真理面对我们的真理。塞尔努达的作品是一条通向我们自己的路。他的精神价值恰在于此。他不仅是一位高超的诗人——或者更是因为他是高超的诗人——塞尔努达成为西班牙少有的风俗论者,这里所谓的“风俗论者”意同尼采是现代欧洲的风俗论者,或者如他所言,“他心中第一位心理学家”。塞尔努达的诗是对我们的价值观和信仰的批判;他的诗里,毁灭与创造密不可分,有什么增强稳固了就意味着社会上有什么消散了,这一点公平、神圣而不变。一如佩索阿,塞尔努达的作品是一场颠覆,其中的精神宝藏正是在于它试探了整个群体道德系统,无论是传统的权威里创立的东西还是社会改革家们向我们提出的东西。他对基督教的敌意一点不少于对政治空想的反感。我不是说必须同意他;我说的是,如果我们真的爱他的诗歌,就该听见他真正对我们说的话。他要求我们给的不是同情的和解;他期待我们的是最艰难的事:认可。(奥克塔维奥·帕斯)
相 关
《诗四十四首》译后记 / 汪天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