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口 |
|
邓宁立的作品像原石般,带有未完成的气息,就像从表面往深处的迅疾一瞥,光亮瞬间照透了内部的轮廓:危险、敏感,凝聚着还未充分成形的力。她的一类写作包含着深切的个体经验,某种物事忽然与作者的心绪相契,于是刀刃般,刺穿或切开貌似完整、合理的物质世界的层积,而标记上了个人的气息和雄心。作者通过一种鸟儿在空中抓捕飞虫的状态,一击即中,然后停止、或消失,留下令人难忘的精确、坚韧的印象。另一类作品,与阅读和思考的习惯有关,仿佛碰巧在路上也遇见了前辈诗人面临过的一切,但她努力找寻自己的解决,表达了一种坚决的不趋同的态度。戛然而止的诗行,预示了接下来将会有的艰苦的战斗,但她已经做好了准备,装配着技艺精良的武器。这是将是一场更残酷的搏斗,以一种顽强的诘问和抵抗,审视已有的诗歌传统,揭发存在遮掩的秘密。即使并没有结论,甚至终归于虚无,但强烈的意向,终究铸成了一种手势、一种强度和记忆。有时这两个难以概括的世界互相打量、交集,边界模糊了,经由诗人的笔,小心翼翼地试探、敲下一组组碎片,用以自我的构建,认真而不乏谨慎。不同于许多作者过于主观的、充满暴力的语言、貌似强悍却无效的冲撞,邓宁立既凭籍自身的敏锐体验,又细心审视和梳理传统,以籍打通一条个性的、突围的道路。(陈珂) |
|